崖上的戲棚.蒲台島天后誕

每年天后誕,蒲台島都會一連幾天慶祝,而天后誕正日(農曆3月23日)則更加熱鬧,原本只有約20名居民的孤島早已逼滿人,島外亦泊滿漁船遊艇,為的是參與重頭戲、香港碩果僅存的儀式—「搶花炮」。今年本會趁天后誕正日舉辦天后誕拍攝活動,帶領影友們拍攝蒲台島天后誕盛況。

崖上的竹棚

蒲台島的天后誕,最著名是竹造神功戲棚,戲棚懸掛在懸崖上,由竹枝支撐,不用一釘一鉚,在嶙峋不平的岩岸之上搭成能抵受強風的穩固戲棚,可以容納戲班和百多人在此看戲,鬼斧神工,可說是神功戲棚技藝的頂峰。

蒲台島居民視天后為保護神,十分重視天后誕,每年都在天后廟前面崎嶇不平的崖石搭建戲棚,演戲給天后觀賞。

竹棚直接搭在高低不平的斜坡上,搭棚師傅技藝精湛,將香港這項「非物質文化遺產」發揮到極致。

天后誕碩果僅存儀式—搶花炮

時至今日,為避免激烈的肢體碰撞,花炮活動大多改以抽籤的形式進行,只有少數地區如蒲台島仍然保留搶花炮的習俗。

花炮是一座中間放有「瑪身」(即天后像)的神壇,多數用竹、花紙紮成,大小、層數不一,亦會擺放燈籠、畫等祭品,甚至生姜及紅鷄蛋等。每座花炮都掛在戲棚內,各有一條竹籤為代表,再將竹籤放在一個竹筒內。

下午3點正,搶花炮正常開始。值理會成員站在岩石上搭建的發射台,從不同角度用彈弓發射代表不同號碼花炮的竹籤炮芯,站在高台四周的花炮會眾人爭搶從天而降的炮芯,搶到炮芯後便可以到戲棚,取得相應號碼的花炮,再即時將花炮放上船,出海逆時針轉三圈,祈求天后娘娘保祐風調雨順、天下太平。

搶到花炮意味在在未來一年都會得到天后祝福。儀式完結後,搶到花炮的團體會在晚宴上,讓團員競投花炮上的祭品。

而「瑪身」誰屬就通常以擲骰決定,擲到最多紅點就可保存天后像一年,直到明年天后誕,再為天后像製作花炮。圖為抽到「瑪身」的蒲台島村民。

島上唯一一間海鮮酒家晚上座無虛席,坐滿參加完搶花炮儀式的村民及遊客等,席上更進行花炮寶物拍賣活動,氣氛熱閙。

戲棚內外

蒲台島在天后誕期間有多場神功戲上演﹐神功戲以粵劇為主,今年共演出五天。臨海而搭的戲棚,可容納百多人坐下看戲。台下坐無虛席,氣氛熱閙。

戲棚要建在廟前正中空地,或神棚對面,這樣戲上演時,神靈看得一清二楚。蒲台島天后廟前平地少,之後就是懸崖,所以只好將棚建在崖上。

還未到正式出場的時候,有些演員就爭取時間看劇本或默默背台詞。後台的走廊頓時熱鬧起來,本來都在箱位裝身的演員都走出來,各有各忙。有些正在忙碌的化妝與整理頭飾,眼神聚焦在鏡中,對影成三人。愈接近出場時刻,氣氛則愈趨緊張。

蒲台島用竹搭成的戲棚,是傳統文化建築,起在懸崖峭壁,獨一無二,展現了「傳統技藝之魅力」。政府宣傳香港之美,吸引遊客,但是傳統的技藝及文化遺產郤缺乏支援,像蒲台島戲棚等未來有可能消失。

撰文︰Tony Sz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