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最後一間銅器鋪.炳記銅器

從砵蘭街轉入咸美頓街,隱約傳來「噹、噹」的聲音,一對耄耋銅匠兄弟正坐在板凳上專注地打銅,這裡正是香港最後一間的銅器鋪—炳記銅器。走進這間老店,昏暗的燈光,散落一地的銅器及工具,一盞吊扇掛於天花中央,光影閃爍著牆上掛著的「炳記」牌匾,時間彷彿在「炳記」凝住了。

位於油麻地的「陸炳記銅器」,於上世紀二十年代起營業至今,是現時本地碩果僅存的銅器店。該店原稱「炳記」,由父親陸炳創立,故又名「陸炳記」,由兩個兒子陸樹才和陸強才接手。

以不同款式大小的槌仔,配合磨、鋤等工具,只要有圖樣,炳記就可製作出各式各樣的銅器。從小至一隻匙羹,到放在涼茶舖的大爐鼎都是由他們一手製造。

兄弟同撈銅煲

兩兄弟自小便跟隨父親學習打銅,這一打,便打了幾十年了。哥哥已經86歲,弟弟也差不多80歲,但兩位師傅仍然多年風雨不改,每日敲敲打打製造出各式各樣的銅器,例如打邊爐的銅煲及銅壼等。傳統打銅手法要求銅匠一錘錘使勁地在銅片上敲打,力度、準繩度和心思缺一不可。 例如要打造一個銅製水壺,有時需要數日才能完成一件製品。「現在都沒有人用這種人手方法打銅了,太慢了。」陸強才笑著說。雖然如此,工藝有價,現時仍有很多人喜歡手打銅器,不少人專程拿著草圖來找師傅打造銅器。

碩果僅存

銅器是以往生活中的必備,銅壺銅煲傳熱快,不但是煲水或是煲粥都份外清甜。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末,不鏽鋼、銻等材料開始流行,由於價錢相對便宜,迅速取代銅,成為新一代器具用料。自此香港的銅器業由盛轉衰,銅製器具彷彿已從日常生活中銷聲匿跡,炳記可說是本地碩果僅存仍然堅持手打銅器的店鋪。

大哥正在聚精會神地焊接銅圈。

對陸氏兩兄弟來說,銅器不但是守著父業,更盛載着一代的香港本土手藝。可惜的是,白髮蒼蒼的陸氏兄弟都年過80了。如今行業式微、加上後繼無人,現代人追求快捷方便,打銅這門手藝似乎避不過因時代演變而失傳。

相片左為弟弟陸強才,右為大哥陸樹才。

炳記銅器

咸美頓1號

撰文︰Tony Sz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