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果嶺村(二).穿梭「寨城」

茶果嶺重建在即,近期不時和攝影會影友前往茶果嶺村拍攝,希望能以影像將茶果嶺這個城中村獨特的人文風景記錄下來。

茶果嶺因山上曾長有大量茶果樹而得名,與茜草灣、牛頭角及鯉魚門並稱四山,一度以盛產花崗岩及高嶺土而聞名。位於油塘和藍田之間,與維港海景相望的黃金地段,是香港所剩無幾的寮屋村落。

對筆者而言,茶果嶺宛如縮細版的「九龍城寨」。除了主要大街-茶果嶺大街較為寛闊外,其它小巷都非常狹窄,中間鋪有一條污水暗渠,兩旁的寮屋沿住山坡向上搭建發展,一間寮屋可能住了不少戶人家,內部樓梯交錯,樓層之間也沒有明顯界限。

茶果嶺大街較為寛敝,大部份的商鋪也都集中於此。

離開茶果嶺大街,走入窄巷,很多只夠一個人穿過。屋與屋之間的狹路成為四通八達的村內通道,小巷在寮屋底下穿過,帶點昏暗,可謂不見天日,彷如進入「九龍城寨」般的世界。

小巷都非常狹窄,中間鋪有一條污水暗渠,兩旁的寮屋沿住山坡向上搭建。

錯綜複雜的住屋,相信郵差也要「投降」。集中在一起的信箱說明了這裡狹窄的住宅空間,一棟鐵皮屋可能住了很多戶。

這棟寮屋位於半山腰,用簡陃的鐵皮及各種建築材質包裏,竟然有4層樓高,住了近20戶人家。

空間狹窄,寮屋有些住戶住在上層的閣樓,透過簡陋的樓梯上落。

村民曬衣服只能盡量利用戶外空間,鐡絲網、樓層底及山坡空地都掛滿衣服。

用鐵片交錯堆疊出來的茶果嶺村屋頂,颱風時經常比強風掀翻。

這個較大的空地叫「新樓空地」是以前村民的聚腳點。

走進茶果嶺村,細聽村民的故事。儘管居住環境較狹窄,村民們在大街坐著閒話家常,走過的街坊都會互相打招呼,天真可愛的小童則在樓梯間開心地玩耍。對茶果嶺村民來說,重建搬遷最為可惜的是那份濃濃的鄰里情懷。對筆者而言,茶果嶺村是一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,多次前往拍攝,遇見的村民都很好人熱情,有些人更會熱心講解茶果嶺村的故事。記得有一天和影友們去拍攝,好客的村民從屋旁的木瓜樹上摘下兩個大木瓜,給我們帶回去煲湯。